宋奇:餐饮是场马拉松,资本可以让你跑的比别人更快

宋奇:我是一个在广州生活的东北人,现在卖的重庆小面。我的餐厅里有一张海报,这是一个故事:2009年,我在香港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后,进入了我喜欢的餐饮业,当身边的朋友都在外企拿着高新的时候,我在麦当劳端盘子。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餐厅一直是我的梦想,今天我会用百倍的努力把这件餐厅做好,平凡的行业一样的精彩,这是非常真实的故事。
  
  这是我原来在毕业时候的照片,真的是一个学习很好的孩子,结果一转身穿上麦当劳的衣服,我在香港麦当劳做的是营运管理,本来是个成绩很好的孩子,干了一个不应该干的工作,而且还不只一次。我们就是干餐饮,我从毕业就是从麦当劳干起的,85后也可以有专业的餐饮界选手,我觉得我就是一个。
  
  我在麦当劳锻炼了几年之后,觉得自己可以了,又有这么高的学历,于是拉了一帮本科的同学出来干。干什么?我们应该干这件事,我是一个东北人,开一家饺子店,这是最正常最合理的事。我们在广州开了一家饺子店,结果这个饺子店开了三个月,这是一个30平米的小店,从一天做2000块钱,到三个月后一天做1000块钱。我当时觉得,这个事怎么不对?在我旁边天天穿着拖鞋的老板都能挣到钱,人家可以活得很好,为什么我们一些所谓的高端人才怎么就干不好呢?餐饮的水太深了。当时是一个从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出来做一个小老板,这是一个身份上很大的转变,很大的不同。我们也开始重新一点一点做老板,不停地摸索餐饮该怎么样。我后来想,饺子可能不行,这个模式不好,我们的饺子还要请师傅包,厨师要好,这不符合我作为一个标准化餐厅想发展的设想。所以我说这个品类要换。
  
  那段时间一个非常偶然的经历,我丈母娘总说重庆小面,我说重庆小面是什么东西呢?我就跟我太太商量,我太太也是我们公司的合伙人之一,我们就商量,要不然就看看重庆小面到底是什么。我和太太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,第二天我们就买机票去重庆。我到重庆才第一次见到重庆小面、感受到重庆小面是什么东西。但是通过我们的分析和判断,以及我对这个行业的理解,我觉得这个产品是可以的。通过它的市场认可和他自身的商业模式,我觉得这个东西可以做。回来后,我们就开始准备做重庆小面。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