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厅面临倒闭 她用三步扭亏为盈!

豆捞坊多年来用心经营、稳扎稳打,不仅有将严重亏损即将准备闭店的店面扭亏为盈的经典案例;还有利用媒体,巧渡难关的实例。这些,对一家成熟的企业来说,才更能体现其坚固的基础和雄厚的竞争力。
  
  近日,记者采访了豆捞坊的总经理李娟,听她讲述了这些年豆捞坊一路走来,几次化解危机的实例。
  
  怎么把快死的店弄火爆?
  
  2010年,受太仓当地某机构邀请,豆捞坊投资500万远赴太仓开店,选址在太仓新浏河风情水街。
  
  当时豆捞坊的人均客单价是80元,客群主要面向办公楼的白领。“但在太仓店,做一次定位的转型,打造一家升级版的模商务餐饮模式店面,所以太仓店最初客单价定在了300–500元。”
  
  “由于餐厅地处太仓市郊区,方圆几公里内没有任何商业中心,附近的住宅区入住率不到10%,所以太仓店开业以后连月亏损,经过多次调整效果也不理想,如果再没有改观,太仓店就将面临闭店的危机。”李娟说。
  
  2011年,经过公司多方研讨,决定对太仓店进行改革,将24岁的店总孙雪允调任太仓任职。
  
  据了解,孙雪允上任后的豆捞坊太仓店,主要经过了三步改革:
  
  1.重新定位,调整产品,将客单价从300–500元调整到100元;

  
  经过分析,太仓店周边客群主要有三类:太仓本市客群、旅游路过的客群、周边辐射客群。为了更迎合消费者,让餐厅产品更接近大众,太仓店对产品进行了调整,将平均客单价从300–500元调到了100元。
  
  2.抓团队士气,想办法留住每个进店的消费者;

  
  提升士气方面,采用“人文关怀+军队式管理”的方法,双管齐下,在生活中对员工嘘寒问暖,关心备至;在餐厅日常的运营上,采用军队式管理。这些措施,很快让团队形成了一股凝聚力,充分让每个员工都感受到被重视和培养,并愿意积极参与工作贡献价值。
  
  3.制定餐厅综合标准,不让消费者流失;
  
  好餐厅必须有高标准,出品、环境、服务全方位树立高标准。
  
  在出品上,严格践行“新鲜、优质、标准化”的原则,对原材料进货验货、出品标准等进行严格把关,每道菜品配料在新鲜度、长度、厚度等多方面都遵循统一的标准,确保每一锅到达餐厅桌上的火锅都是最棒的,都能让消费者为之称赞。
  
  在服务上,倡导自然、亲切、互动式的服务,追求在任何细节体验上都能让客户感觉舒服。
  
  “孙雪允上任一年后,太仓店扭亏为盈,截止到2015年底,创造了2.5倍的倍增回头客佳绩,年利润同比提升了37.5%,从当初的人气最差,最终成为了商圈中人气第一的店。并在2016年中国好餐厅卓越店铺大赛中经过一轮轮比拼,从629家参赛店铺中脱颖而出,夺得冠军。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